一、垂体泵治疗概述
1. 垂体泵治疗定义
垂体泵治疗是利用人工智能控制的微型GnRH输入装置,通过脉冲皮下注射GnRH类似物的方式,模拟下丘脑GnRH生理性脉冲分泌模式,从而达到有效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,进而促使性腺发育,分泌性激素及配子生成,获得生育能力的方法。
2. 垂体泵治疗简介和发展趋势
垂体泵治疗的工作原理
青春期是儿童过渡到成人的必经阶段,是生物个体走向性成熟,获得生殖能力的过程。生理状态下青春期启动是以下丘脑睡眠期脉冲性释放GnRH为标志,逐步形成规律的垂体泵峰,频率约60~90分钟/次,垂体泵分泌刺激垂体分泌促黄体素(LH)和卵泡刺激素(FSH),进而促使性腺分泌性激素及配子生成,构成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反馈及负反馈系统。若垂体泵分泌异常,则出现青春期延迟、性激素低下,乃至不孕不育。在先天性疾病中,以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(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, IHH)最为常见。后天因素中,以女性继发性中枢性闭经多见[1,2]。
垂体泵治疗由垂体泵泵完成。该泵是人工智能控制的可调节微型脉冲泵,通过皮下输注GnRH药物,模拟下丘脑垂体泵分泌,实现青春发育过程、促进性腺发育,最终获得生育能力,是最符合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生理调节机制的治疗方法[3,4]。
垂体泵泵由4个部分构成:含有微电子芯片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、电池驱动的机械泵系统、储药器、与之相连的皮下输注装置。输液管前端可埋入患者的皮下,在工作状态下,泵机械系统接收控制系统的指令,驱动储药器内的活塞,按预定设置将GnRH类似物通过输液管输入皮下。
3. 垂体泵治疗临床证据
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[1,8],传统人绒促性素(hCG)联合人尿促性素(hMG)治疗男性IHH患者2年生精率约在30%~50%,但患者依从性差,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继发性失效;治疗女性IHH患者,其促第二性征发育效果差。垂体泵治疗更符合生理模式[4],在达标率和疗效方面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式[4,7,9,10]。
3.1 性腺组织改变
(1)重建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,有效模拟青春期启动[4,6];
(2)男性睾丸体积明显增大,可使隐睾下降至阴囊[6,13];
(3)女性卵巢体积明显增大,卵泡发育。
3.2 性腺功能改变
(1)更高的精子生成率及质量[10,11];
(2)规律的排卵性月经周期[18];
(3)更高的受孕率[4,6];
(4)人工辅助生殖(ART)技术的有效补充[16,17];
3.3 第二性征改变
(1)表现为胡须毛发生长、喉结突出、骨骼粗大、声音低沉[4];
(2)女性乳房发育,皮肤细腻、皮下脂肪丰富、骨盆宽大、嗓音尖细。
3.4 生活质量(体能、骨密度、满意度等)
(1)降低促排卵风险[18];
(2)减少不良反应;
(3)提高依从性;
(4)提升患者体能、骨密度、性生活满意度。
二、垂体泵治疗的目标、适应证与禁忌证
1. 垂体泵治疗目的
模拟下丘脑生理性垂体泵分泌模式,人工给予GnRH类似物按一定的脉冲节律持续输注,达到重建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目的。
2. 垂体泵治疗目标
2.1 短期目标(≤6个月):
(1)女性恢复有排卵的月经周期及受孕;
(2)青少年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(constitutional delay of puberty, CDP)的确诊和诱发青春期启动[19]。
2.2 长期目标(>6个月):
(1)促进并维持第二性征的发育
(2)恢复生育能力
(3)提高骨密度,预防骨质疏松
3.适应证
作为一种持续皮下输注GnRH的装置,垂体泵治疗原则上适用于所有垂体泵分泌异常,且垂体-性腺储备功能完好、有生育意愿的患者。
3.1 男性:
(1)临床确诊为IHH的患者;
(2)CDP的诊断和治疗。
3.2 女性:
(1)临床确诊为IHH的患者
(2)CDP的诊断和治疗
(3)特发性中枢性继发性闭经,调整月经周期及促孕[16];
(4)非肥胖PCOS调整月经周期及促孕[17]。
4.禁忌证
(1)原发性性腺功能不全;
(2)垂体功能减退症;
(3)对垂体泵泵药物或输液管过敏的患者;
(4)合并其它疾病,临床专科医生判定不宜治疗。
三、垂体泵治疗方法
1. 垂体泵治疗使用的GnRH药物
戈那瑞林(分子式C55H75N17O13)是化学合成的十肽GnRH,静脉注射2分钟,血药浓度即达峰值,半衰期为20分钟,非常适合模拟垂体泵。
其它类型的长效GnRH类似物通常用来干扰下丘脑正常的GnRH分泌,故不推荐脉冲治疗使用。
2. 垂体泵治疗初始设置
2.1 戈那瑞林药液配置与安装:
注射用戈那瑞林,以200 μg/ml的浓度抽吸入储液器并置于垂体泵泵中,连接输液管和皮下输注装置[6]。
2.2 初始剂量、频率设定
设置脉冲泵每90分钟1次脉冲,每次10 μg皮下输注,24小时共16次脉冲[6]。
2.3 试戴期(3~5天)[6]:
(1)不良反应观察:过敏、活动受限程度、患者接受程度;
(2)疗效评估:如血清LH和(或)FSH治疗后≥1 mIU/ml,提示垂体泵有效。
(3)期间应对患者进行脉冲治疗相关知识普及和操作培训。
3. 垂体泵输注剂量调整[6]:
剂量调整的原则是根据自我性体验(阴茎晨勃、勃起频率;手淫、遗精频率、性欲、性生活质量,生活质量评分)、体格检查(阴毛分布、睾丸、外生殖器发育、乳房发育Tanner评分)、性激素检查(FSH、LH、E2、T、P、PRL)和性腺超声的结果进行动态调整,每1~3个月应随访一次,男性患者治疗6个月以上者还应参考精液常规检查。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剂量调节,不轻易改变。
4. 垂体泵输入频率调整
一般垂体泵频率固定在90分钟,对所有男性患者及80%以上的女性患者可以有理想的治疗效果,不需要调整。
但对于少数女性IHH患者来说,固定频率的垂体泵仅能促卵泡形成(LH、FSH、E2在卵泡期正常范围,超声提示卵巢多囊结构,子宫内膜<8 mm),无法诱导排卵及月经来潮。对于这类患者,如固定频率治疗6个月仍无排卵性月经周期,可考虑变频垂体泵治疗[24,25]。
5. 垂体泵治疗前药物洗脱期
(1)垂体泵治疗前,应停用HCG、HMG、雄激素或雌孕激素替代治疗至少1个月。
(2)垂体泵治疗期间,尽量避免使用干扰下丘脑-垂体-性腺轴的性激素相关药物。
6.终止治疗
(1)根据生理机制及临床使用经验,建议女性患者在妊娠满2个月内及时终止垂体泵治疗,但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;
(2)所有患者通过垂体泵治疗成功生育后,无再生育意愿者,可终止垂体泵治疗,改为性激素替代治疗维持;
(3)在使用24个月后仍无性腺发育的患者应停用垂体泵治疗。
7.儿童期垂体泵治疗
由于儿童IHH患者临床报道较少,故目前仍缺乏针对儿科患者的大样本临床干预研究报道。儿童青少年是一特殊的关键人群,需更严格遵循科学规范的临床实践。目前临床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尚缺乏较为科学的质控标准,影响整体规范和分析数据的质量,故需长期系统跟踪和随访,对制定儿科合理治疗方案更有裨益[26]。
8. 垂体泵辅助治疗
在垂体泵治疗期间,应补充青春期发育所需的微量元素、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,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。
患者因缺乏正常青春期性激素剧增的过程,较易罹患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,尤其是对于长期未治疗的患者。垂体泵治疗促使睾酮增加,可显著增加骨密度。但需3年治疗时间才能将骨密度调整至正常,时间长短因人而异。垂体泵治疗期间使用钙剂或维生素D制剂辅助可改善骨密度[27,28,29,30]。
有文献报道,IHH患者如若长时间未进行治疗,较易罹患糖脂代谢紊乱,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,国内研究发现,IHH男性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较高,对此类患者除性激素替代治疗外,必要时给予二甲双胍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[31,32]。
部分患者就诊时存在自卑、焦虑、抑郁、抵触等情绪,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,帮助患者树立信心,更好地配合治疗,获得更好的效果。但在患者心理干预方面,国内仍是空白,需要心理医师的积极参与。